關于我們
發展歷程
1998年
劉靜博士在美國訪學期間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時年29歲),準備回國。
1999年
劉靜博士結束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后研究工作,如期回國,創建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生物與醫學研究室。
2000年
實驗室啟動微/納米尺度傳熱學研究,液態金屬處于醞釀和萌芽期。
2001年
國內外首部《微米/納米尺度傳熱學》出版,迅速引起重大反響;該著作在隨后的數年內連續印刷5次(含中國臺灣繁體字版),有力地推動了新興交叉學科的進步。
2002年
劉靜研究員首次提出室溫液態金屬芯片散熱技術,帶領團隊開展了一系列技術嘗試,隨后申報該領域世界首項發明專利獲得國家專利局授權,預示著一個全新散熱時代的開始。
2003年
理化所劉靜團隊實現蠕動泵驅動液態金屬散熱技術,電磁驅動液態金屬也獲得成功。
2004年
美國Nanocoolers公司披露液態金屬芯片散熱項目,獲得超過2000萬美元以上風險及政府投資(該公司曾向中國提交專利申請,因中國已有專利在先而未獲授權)。
2005年
液態金屬微型散熱器系列研究參會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學術年會IMECE 2005,新技術步入業界視野。
2006年
德國Coollaboratory公司推出熱界面材料,先后獲30余項工業界獎勵。
大功率液態金屬散熱研究系列文章發表。
大功率液態金屬散熱研究系列文章發表。
2007年
理化所基于劉靜博士2003年技術思路,研究并報道了熱驅動液態金屬散熱技術,文章以封面故事發表于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2008年
理化所研制的面向計算機CPU應用的液態金屬散熱器樣機,應邀參展2008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獲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獎。
提出了超低成本液態金屬熱化學消融治療技術。
丹麥Danamics公司推出鈉鉀合金流體液態金屬CPU散熱器市場產品;早于此數年前,理化所已具體研究過同樣方案,并在數項專利中描述了該技術。
提出了超低成本液態金屬熱化學消融治療技術。
丹麥Danamics公司推出鈉鉀合金流體液態金屬CPU散熱器市場產品;早于此數年前,理化所已具體研究過同樣方案,并在數項專利中描述了該技術。
2009年
劉靜團隊開創液態金屬印刷電子學,申請并隨后獲得了國內外該領域首項發明專利。
液態金屬LED冷卻技術、液態金屬人體能量捕獲技術問世。
液態金屬LED冷卻技術、液態金屬人體能量捕獲技術問世。
2010年
理化所提出液態金屬柔性電子服裝、印刷電子技術,申報系列發明專利。
2011年
理化所第一代商用計算機CPU液態金屬散熱器研究,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刊ASME Journal of Electronic Packaging年度唯一最佳論文獎。
理化所研制的CPU散熱器產品項目獲北京市技術市場金橋獎項目一等獎,CPU散熱器產品進入市場。
理化所研制的CPU散熱器產品項目獲北京市技術市場金橋獎項目一等獎,CPU散熱器產品進入市場。
2012年
低溫生物醫學工程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獲批成立,劉靜教授擔任實驗室主任。
發表液態金屬無水換熱器前瞻文章,發表液態金屬虹吸散熱及發電技術。
提出可在各種基底上直接制作電子器件的打印方法。
中國科學報頭版頭條以“夢之墨打造‘馬良神筆’-金屬流體改變集成電路制造規則”報道實驗室液態金屬進展,引發業界熱議。
發表液態金屬無水換熱器前瞻文章,發表液態金屬虹吸散熱及發電技術。
提出可在各種基底上直接制作電子器件的打印方法。
中國科學報頭版頭條以“夢之墨打造‘馬良神筆’-金屬流體改變集成電路制造規則”報道實驗室液態金屬進展,引發業界熱議。
2013年
理化所首次將低熔點金屬及其合金作為相變材料引入到電子散熱領域,從而為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以及各類瞬態高功率電力電子設備的靈巧冷卻開辟了一條全新途徑。
研制出全球首臺液態金屬電子電路及3D打印實驗室樣機。
報道基于液態金屬的可植入式生物醫學電子器件體內3D打印成型技術。
利用液態金屬固液之間靈活轉變的特性,發明了液態金屬腫瘤栓塞治療技術。
基于液態金屬的流動性和高密度,首創液態金屬高分辨血管網絡造影術。
研制出全球首臺液態金屬電子電路及3D打印實驗室樣機。
報道基于液態金屬的可植入式生物醫學電子器件體內3D打印成型技術。
利用液態金屬固液之間靈活轉變的特性,發明了液態金屬腫瘤栓塞治療技術。
基于液態金屬的流動性和高密度,首創液態金屬高分辨血管網絡造影術。
2014年
在日本京都2014國際傳熱大會上,劉靜教授獲得國際傳熱界最高獎項之一:威廉·伯格獎(The William Begell Medal),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國際傳熱界最高獎項和榮譽。 理化所劉靜團隊在印刷電子學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研發出世界首臺全自動液態金屬個人電子電路打印機,引發業界震動。
在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應用上取得重大基礎突破,首創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一經公布,隨即引發世界范圍內廣泛熱議,被大量國際頂尖科學雜志和媒體廣泛報道。
建立液態金屬生物醫用皮膚電子技術,基于液態金屬模板噴印技術可在皮膚上快速構建用以檢測生理信號的導電元件。
提出可注射液態金屬骨骼重建技術,用以加固和修復受損骨骼。
首次發現電場控制下的液態金屬多變形性,研究引發世界范圍內廣泛熱議,論文以封面故事形式發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在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應用上取得重大基礎突破,首創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一經公布,隨即引發世界范圍內廣泛熱議,被大量國際頂尖科學雜志和媒體廣泛報道。
建立液態金屬生物醫用皮膚電子技術,基于液態金屬模板噴印技術可在皮膚上快速構建用以檢測生理信號的導電元件。
提出可注射液態金屬骨骼重建技術,用以加固和修復受損骨骼。
首次發現電場控制下的液態金屬多變形性,研究引發世界范圍內廣泛熱議,論文以封面故事形式發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2015年
液態金屬桌面電子電路打印機獲提名“兩院院士評選2014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同時入圍素有美國科技界“奧斯卡”獎之稱的“R&D 100 Award”Finalist(本年度中國大陸唯一入圍產品)。 劉靜團隊首次發現自驅動液態金屬現象和可變形機器形態,研究引發世界范圍內廣泛熱議,研究以內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于Advanced Materials,研究被大量國際頂尖科學雜志和媒體廣泛報道。
宣威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簽訂《共建云南宣威液態金屬谷聯合實驗室協議》。
世界首套液態金屬電子手寫筆、液態金屬導電油墨生產線于云南中宣公司建成投產。
中國首屆液態金屬產業技術發展論壇在宣威召開,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和專家,云南省各廳局領導,曲靖市、宣威市政府領導,部分合作單位負責人,國內外百余家知名企業和30余家新聞媒體參加。
宣威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簽訂《共建云南宣威液態金屬谷聯合實驗室協議》。
世界首套液態金屬電子手寫筆、液態金屬導電油墨生產線于云南中宣公司建成投產。
中國首屆液態金屬產業技術發展論壇在宣威召開,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和專家,云南省各廳局領導,曲靖市、宣威市政府領導,部分合作單位負責人,國內外百余家知名企業和30余家新聞媒體參加。
2016年
劉靜教授獲"中央電視臺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中國科學院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正式揭牌成立,液態金屬物質科學與技術教研室成立,劉靜教授任教研室主任。
首個自驅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問世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15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發現液態金屬固液組合機器自激振蕩效應與跳躍等科學現象。
發現液態金屬在石墨表面的自由塑型效應。
夢之墨和理化所合作“液態金屬電子增材制造技術”入選“2015中關村十大創新成果。
夢之墨入選“2016年度中關村首批前沿企業”。
液態金屬產業列入云南省“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和云南省“十三五”新材料發展規劃。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云南考察時,在座談會上聽取了中宣液態公司董事長楊應寶關于液態金屬產業的匯報。
中宣液態公司、科威研發中心研制的液態金屬3D手寫筆、液態金屬寬溫區恒溫浴、液態金屬腫瘤射頻消融設備,獲得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
中宣液態公司獲2016年第五屆創業創新大賽新材料行業總決賽企業組12強。
中國第二屆液態金屬產業技術高峰論壇在曲靖召開,舉行了液態金屬技術與產品新聞發布會,劉靜教授及4名院士與知名專家做主題報告。來自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科研單位、海內外知名企業、投資機構、新聞媒體等600余位嘉賓共同出席了本次盛會。
曲靖液態金屬熱控與能源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視察中宣液態公司在云大啟迪K棧眾創空間的液態金屬產品展示區。
經云南省相關部門批復,建設了省級“五中心一委員會”支撐平臺。
中宣液態“云南液態金屬谷”項目入選“2016年云南十大科技進展”,被譽為“揭開了液態金屬前沿技術的神秘面紗”。
液態金屬被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列入《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中的前沿新材料。
中國科學院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正式揭牌成立,液態金屬物質科學與技術教研室成立,劉靜教授任教研室主任。
首個自驅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問世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15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發現液態金屬固液組合機器自激振蕩效應與跳躍等科學現象。
發現液態金屬在石墨表面的自由塑型效應。
夢之墨和理化所合作“液態金屬電子增材制造技術”入選“2015中關村十大創新成果。
夢之墨入選“2016年度中關村首批前沿企業”。
液態金屬產業列入云南省“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和云南省“十三五”新材料發展規劃。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云南考察時,在座談會上聽取了中宣液態公司董事長楊應寶關于液態金屬產業的匯報。
中宣液態公司、科威研發中心研制的液態金屬3D手寫筆、液態金屬寬溫區恒溫浴、液態金屬腫瘤射頻消融設備,獲得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
中宣液態公司獲2016年第五屆創業創新大賽新材料行業總決賽企業組12強。
中國第二屆液態金屬產業技術高峰論壇在曲靖召開,舉行了液態金屬技術與產品新聞發布會,劉靜教授及4名院士與知名專家做主題報告。來自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科研單位、海內外知名企業、投資機構、新聞媒體等600余位嘉賓共同出席了本次盛會。
曲靖液態金屬熱控與能源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視察中宣液態公司在云大啟迪K棧眾創空間的液態金屬產品展示區。
經云南省相關部門批復,建設了省級“五中心一委員會”支撐平臺。
中宣液態“云南液態金屬谷”項目入選“2016年云南十大科技進展”,被譽為“揭開了液態金屬前沿技術的神秘面紗”。
液態金屬被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列入《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中的前沿新材料。
2017年
液態金屬列入國家工信部編制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
2018年
液態金屬正式被國家統計局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
云南省綠色能源協會在會長夏朝鳳的率領下,組織云南省光伏、熱能利用行業相關專家、企業家70余人到中宣液態、能科光伏參觀考察,并在液態金屬研究院召開省綠色能源協會第一屆第七次理事擴大會。 云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液態金屬3D筆”在第二屆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上獲“優秀作品獎”,這不但是云南省本屆唯一獲獎的項目,也是有史以來云南省首次榮獲該獎項。
2018中國新材料資本技術秋季峰會暨第四屆中國好材料評選活動中云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榮獲最具創造力新材料企業10強,云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應寶榮獲新材料產業商業領袖10強。
云南省綠色能源協會在會長夏朝鳳的率領下,組織云南省光伏、熱能利用行業相關專家、企業家70余人到中宣液態、能科光伏參觀考察,并在液態金屬研究院召開省綠色能源協會第一屆第七次理事擴大會。 云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液態金屬3D筆”在第二屆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上獲“優秀作品獎”,這不但是云南省本屆唯一獲獎的項目,也是有史以來云南省首次榮獲該獎項。
2018中國新材料資本技術秋季峰會暨第四屆中國好材料評選活動中云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榮獲最具創造力新材料企業10強,云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應寶榮獲新材料產業商業領袖10強。
2019年
中宣公司自主研發的“納米液態金屬熱界面材料生產工藝”在第三屆工業和信息化成果大會獲科學技術成果優秀獎。
公司團隊參加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第三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劉靜教授作了《液態金屬新材料創制:科學、技術與工業前沿》的報告。
申報液態金屬國家標準4項。
國家發改委把中宣公司液態金屬項目納入中央重點項目進行支持。
建成“云南省液態金屬產品質量檢驗中心”。
公司團隊參加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第三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劉靜教授作了《液態金屬新材料創制:科學、技術與工業前沿》的報告。
申報液態金屬國家標準4項。
國家發改委把中宣公司液態金屬項目納入中央重點項目進行支持。
建成“云南省液態金屬產品質量檢驗中心”。
2020年
創建“云南省液態金屬制造業創新中心”。
云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與云南省科學技術院、昆明理工大學、通威太陽能集團合作,由中宣公司規劃建成200噸/年液態金屬粉體制備和150噸/年液態金屬熔接材料產業化項目,實現液態金屬熔接材料在太陽能光伏疊瓦組件上的規模應用。該項目獲曲靖市工業觀摩會二等獎。
云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與云南省科學技術院、昆明理工大學、通威太陽能集團合作,由中宣公司規劃建成200噸/年液態金屬粉體制備和150噸/年液態金屬熔接材料產業化項目,實現液態金屬熔接材料在太陽能光伏疊瓦組件上的規模應用。該項目獲曲靖市工業觀摩會二等獎。